电话:400-023-4588
邮箱:admin@pw3000.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博体育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后回国为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筹建清华大学建筑系等作出卓越贡献,培养大批中国建筑人才。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与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几项重大工程的方案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至今保存着当年自己作为梁思成助手,在参与北京近代建筑研究时给先生拍的照片。“在东郊民巷圣米歇尔教堂考察时,正巧梁先生一回头,嘿!我就按下快门给他照了一张相。当时先生立刻就指着我说,以后再不准许你用公家的胶卷照私人照片!还把我训斥了一番。”
“这是梁先生主持此项工作的唯一工作照。”说到这里,86岁高龄的老人有些哽咽。
他开创了中国数千年来以科学方法研究古建筑的先河,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作出了不朽贡献,更为突出的是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他创立了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建筑系,写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流芳千古博体育、永载史册。
19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学生梁思成与恋人林徽因,他们将在这里开始为期4年的留学生涯。梁思成入读建筑系,由于该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不得不在美术系就读。
学习期间,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作为东方古国的中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史,这让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悲哀。更令他关注的是,当时西方学者虽还没关注中国的建筑历史和技术,但日本的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和关野贞等学者已经对此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这是梁思成日后频频提起的一句话。
从此,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的志向,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为实现宏愿,从最初的绘制草图、平面图到反复练习立面图和透视图,再到最后追溯一座建筑的历史变迁过程,梁思成一门心思钻研学业,雷打不动地沉浸在图书馆里。至今保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为数不多的几张作业图是他学业最好的证明精致的构图不仅得到了最高分数,还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毕业后,即便和林徽因在欧洲蜜月旅游,梁思成也不忘对西欧各国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其间,何时启动归程提上了日程。因为彼时,国立东北大学(以下简称东北大学)已经招收了一班学习建筑的学生,正愁缺少专业教师。
让梁思成执教东北大学,是父亲梁启超精心安排的。虽然梁启超原本希望儿子能在美术方面有所成就,但看到儿子对建筑学的一腔热血,他还是开明地做出了“妥协”,甚至果断替梁思成承接了东北大学聘书,让学成归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去任教。
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的日子里,梁林二人不仅是组织者,更是仅有的两名建筑学“授业”老师。他们一切从零开始,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又要为新生讲课。开设的课程中,林徽因负责讲授美术和建筑设计,梁思成则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学设计原理,同时他还将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相融合,开设了建筑史课程。
“先生虽然个头不大,但双眼炯炯有神,而且带着对建筑学专业的无比热爱和自信,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力。他常说任何一项建设,建筑必须先行,建筑是工程之王。”1929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后成为美国著名建筑师的张翔在回忆录中写道。
教学之余,梁思成从未忘记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宏大愿望。他开始对附近一些古代建筑进行调查测绘,特别是对位于沈阳北郊5公里处的清朝皇家陵寝北陵展开考察研究。这为他日后漫长的古建筑调查奠定了基础。
1932年7月,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迎来了毕业典礼。这是中国人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建筑学专业人才,也是梁思成等人倾注满腔心血的结晶。
“建筑这东西博体育,并不如其他艺术,可以空谈玄理解决的。它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处处与实用并行,不能相脱离。”梁思成在贺信中如是说。
的确,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所有研究,绝不是埋首于故纸堆中,全都进行实地调查测绘,以达治学之道,这为日后无数建筑学者开展古建筑调查树立了良好榜样。
从1932年到1940年的8年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踏遍了全中国20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2700余处,为后人留下了数千古建筑肖像。之后,梁思成更是创作出《中国建筑史》这样的皇皇巨作。
考察途中,他积极致函时任清华大学校长、主持西南联合大学校务的梅贻琦,希望清华大学尽快增设建筑学院。“在组织方面,哈佛、麻工、哥伦比亚等均有独立之建筑学院,内分建筑、建筑工程、都市计划、庭院、户内装饰等系。为适应将来广大之需求,建筑学院之设立固有其必要。”梁思成在信中写道。
这一建议颇受梅贻琦的赞赏,他邀请梁思成主持筹建。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也为该系的工作开展付出了诸多心血。
建系之初,梁思成奔赴美国考察,学习并将“体形环境”的教育理念引入国内。他认为,建筑教育不单是要培养设计单体建筑的设计师,还要造就广义的城市规划人才。此后,梁思成又将建筑系更名为“营建系”,其下设立“建筑学”专业和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市镇规划”专业。
作为营建系1951级学生,傅熹年一直记得,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到北京大学红楼,梁思成无不耐心指导他进行实地观摩、体悟建筑风格的情景。
他对老师梁思成印象深刻:“梁先生风度翩翩,带着一股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每次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博体育,叫他梁工不给开门,非要叫梁先生才行。”他向《中国科学报》补充道,“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林徽因说话做事非常硬气刚烈。”
“很多重要地点梁先生都会打好招呼,让我们进去考察。记得有一座英国人在清朝末年盖的最高法院,他帮我们拿到了测绘图,让我们学习。”1956年,王其明考上梁思成“建筑理论及历史”副博士研究生,回忆起60多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没有谁能够比我更加了解梁先生的建筑理念了,他的想法是非常先进的。”梁思成门下唯一的研究生、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王其明告诉《中国科学报》,“他在美国参与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方案,就是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设。梁先生想学习建筑空间设计理论,大师告诉他最好的空间理论其实在中国。梁先生顿悟后,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
那么,建筑空间设计的精髓究竟是什么?王其明引用老子的一句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众多建筑领域的开创让梁思成声名鹊起,参与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更是让他荣誉加身。
一直以来,民本思想是梁思成的心中之重,他非常关注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规划问题。为此,他和陈占祥合作完成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的文稿,也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完整地保留北京古城原来的格局,是“梁陈方案”的基本思想之一。面对彼时改造旧城的强烈态势,梁思成频频上书、奋力抗争,直至无力回天。
伴随着古建筑的轰然坠地,梁思成的生命也逐渐走到了尽头。追悼会上,在场嘉宾无不哀痛。“当时我得知这个消息还是在报纸上,心里特别难过。”王其明说。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这是梁思成常告诫世人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诚然,如今这个名字已变成了人世间永恒的回忆。留给人们的除了那万古不朽的学术造诣和成就,还有那在任何时候都坚决捍卫古建筑的信仰与至诚。
关于梁思成的历史记载很多,真假或难分辨。但是,来自学术机构如清华大学以及聆听他教诲、和他共事过的学生们的回忆,应该是大师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想找到梁思成的学生并非易事,多数已不在人世。如今还健在的傅熹年已86岁,王其明更是90岁高龄。令人惊异的是,对于往事他们都记忆犹新,甚至能够准确报出年份日期,丝毫不差。
王其明对梁思成熟悉到什么地步?“梁先生曾让我们给著作The culture of cities设计封面,现人都翻译成城市文化。这里的culture,梁先生的真实想法是培育,他想说的是城市培育。”“平时上课的时候,梁先生讲到什么建筑高兴了,我就知道考试一定要考到了。”老人眼里闪烁着泪光。她回忆,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是梁思成心中的“宝贝”,其涉及到的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几乎每回必考。梁思成请她吃的人生中的第一顿西餐,也永远成为王其明印象中这辈子最美味的佳肴。
如果说王其明是最懂梁思成的学生之一,那么,傅熹年则是身体力行践行着梁思成对古建筑最极致的爱。
从三国两晋的建筑面貌复原到明清建筑的深层剖析,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组布局、单体建筑设计手法和构图规律研究》到《社会人文因素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数万张建筑手稿、上百万字的学术论著,傅熹年从未停下脚步,用画笔和文字记载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变迁。
时至今日,他依然朝九晚五地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班工作,刚刚还完成了一部建筑史作品。在傅熹年的身上,隐约可见梁思成的昔日风范。敬仰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变成他的样子。
采访时我几度泪目,撰写时更是不知从何下笔。能够接触到当事人,并还原那段历史,于我而言博体育,已弥足珍贵。
想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高超的才华,更需要远超常人的精神和意志。在那些漫长而煎熬的日子里,我们承受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记忆中的每一次苦难,日后都将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真正决定一个人价值的,是那些艰难时刻的选择。
记录过去博体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当我们怀念梁思成当年为北京城精心规划蓝图的同时,更应关注北京乃至全国诸多城市规划的今天和明天。北京城那些倒下的古建筑,将永远让我们怀念。但,梁思成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师风骨是屹立不倒的。
也许,在缅怀这位建筑大师时,我们更应学习的是他那种对学术的执着坚韧和为天下谋福祉的高远志向。
●1949年,8月被评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9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12月当选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