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23-4588
邮箱:admin@pw3000.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博体育2016年,是地产行业的精装修元年。国家开始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各地政府推进全装修的速度加快,各个重点城市纷纷制定了实施计划和明确的推进时间表。
截至2022年,全国的精装房渗透率已经超过40%,一线城市的渗透率更是已经达到90%。基本上是,凡开盘,必精装。
精装修成为必选项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近年商品房维权的重灾区。随着矛盾激化,一些城市的住建部门也开始调整精装修的政策规定。
去年12月13日,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下发通知,尚未预售的地产项目可以申请取消户内全装修,按毛坯交付。
深圳今年入市的项目中,也出现“精装变毛坯”的现象。一些区已经通知年内将要预售的项目,可能改为毛坯销售,或是按照单方成本在百元级的装配式简装销售。更高配置的精装修可能一段时间内要告别市场。
还有一些城市,在精装和毛坯之间,反复横跳。例如,合肥去年第三批次供地,土地出让条件将精装交付改为毛坯,仅仅半年不到时间,现在又变回了精装修。
回到毛坯倒是不大可能,毕竟在全国层面上,全装修依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微观层面,不管是监管还是市场,当下对于精装的态度,的确都是两难。
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复杂的,国外的成熟市场,例如北美、日本、欧洲,精装修的渗透率都分别高达80%、85%、90%,远远高于我们目前40%的水平。并且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之下,精装修的品质标准非常高,客户接受度也很高。
由开发商统一材料,统一工艺,统一施工,从政府的层面看,能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各项成本,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从业主的角度,开发商和装修单位公对公,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省去了小业主各自去对接装修单位的扯皮成本,也解决了装修长期扰民的问题。从房企的角度,精装修也是溢价和品质提升的工具。
无论从经济、环境还是效率上,社会效益都很大。所以之前各地方对于精装房还会给与一定的鼓励性政策优惠,比如减税,减免房企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等等。
但是,在国内当前的市场中,市场的三方参与者,对精装修的热情却越来越低。监管方和供给方不断降配,购买方不断维权。各方都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因为相较于建筑主体来说,装修的差异化程度非常大,很难统一标准,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
比如,同一个城市的地产项目,建安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项目定位不同博体育,可能造成装修品质和装修成本差异巨大。监管单位很难划定统一标准。
在毛坯限价的情况下,购房者买房时,要另外购买装修包、升级包等费用。装修包一次性付款,也进一步提高了购房门槛,让当前的销售困境雪上加霜。
精装限价,又会出现开发商过分压缩成本,品质降配,甚至用材不实、工艺粗糙。一旦开发商和客户之间出现矛盾,政府就会承压。
政府不愿意批精装修博体育,开发商也不一定愿意做精装。因为,对于一些中小房企来说博体育,做精装修可能并不赚钱。
一是精装体系的溢价能力有限。不同房企谈判能力、管理能力不同,就算是相同档次的装修标准,不同的房企在利润空间上,本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是降低周转率,加剧库存压力。精装修交付时间一般要延长半年到一年,尤其是市场下行环境当中,预售资金监管严格,企业现金流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加上房企统一施工交房,对于一些去化难度大的项目,精装修也会进一步增加库存的资金沉淀压力。
就算是精装体系溢价能力很强的头部房企,在严格的限价规定下,要么装修降档,要么额外加精装包卖不动,精装部分的价值也很难变现。
业主选择精装,最核心的诉求其实就是:性价比。要用更低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费用成本,装出更高的品质。
但实际情况却差异很大,因为:政府的监管难题博体育,企业的利润难题,最终都是业主来买单。
精装修也从原本的三赢局,演变成了政府为难、企业为难、业主委屈的“三输”局面。
其实,精装修的问题,和目前地产项目质量滑坡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同一个原因:市场失去了价格调节能力。
过去,精装修能力是房企产品力的体现,企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金钱去做研发。投入的成本,也会从销售溢价中兑现成价值。
例如,绿城精装修就总结过100个魔鬼细节,并且制定了严格的精装修档次,匹配相应的成本限额要求。万科甚至还推出过定制化的“美好家”精装体系,实现功能可选、材质可选、风格可选、软装可选、全居住周期可选以及量身定制。
举个例子,橱柜、衣柜的尺寸是统一的,但门板颜色、衣柜材质、门把手样式都可以不同,加上不同颜色的壁纸、墙地砖,就可以形成N多种排列组合。空间收纳功能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这些做法都能提升居住品质,但也会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和管理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价格上。
企业的经营决策,就是要评估客户的购买力和接受度,根据市场情况做出个性化的产品决策。
最终,产品到底做不做精装修、做什么档次的精装修,都会在品质和价格之间,达成一个平衡。
做不做精装,拿地时就规定好了。价格多少,也已经规定好了。这样对于开发商来说,原来的产品战略很难落地,产品打造不再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而是变成了单纯的成本游戏。
房企在各种限制条件中见缝插针、寻找利润,政府监管围追堵截、疲于客诉,消费者更是交房即维权。
精装修作为一种附加产品,本来就拥有独立于房子的价值,属于企业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一部分。做不做精装修,哪些项目做精装修,做什么档次的精装修,应该让房企自己来决定。
政府可以推进基础的全装修,精装部分让房企根据地段属性、客户接受度和自家的交付能力,来自由决策。
也可以推进二次报验机制,允许开发商做到毛坯交付之后,引入并监督第三方来完成精装修。例如,以艾佳为代表的第三方公司,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装修。开发商没有资金沉淀,业主自己决定装修档次和风格,还是统一精装修收房,解决环保和扰民的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打通开发商负责的“工装”市场和小装修公司负责的“家装”市场,既有家装的个性化服务,又有工装的规模化优势。实现B端标准化和C端个性化的统一。
目前,很多城市对精装修价格的限制非常严格。例如某些城市采取清水限价+精装限价+精装包限价模式。清水价格、基础精装和精装包分别设置价格上限。
这样,一部分高端项目的成交价格中,只有基础精装部分能够计入房价,合规按揭。精装包部分都是一次性支付,一方面提高了首付门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银行的评估价格,降低了房产的金融属性。某种程度上,是打击了合理的改善需求。
在当前消费萎靡的经济环境下,首先就应该让一部分人先消费起来。应该满足和鼓励合理的高消费需求,也要允许房企利用自己的集采优势博体育、研发优势、成本优势,实现合理盈利。
把价格交还给市场去决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能力,让资源流入到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才能解决当前质量滑坡、企业被动的尴尬局面。